蓬萊:58位工人被欠薪 法援律師介入幫追回
農民工集體討要工資起紛爭
法律援助律師助維權和平解爭端
--蓬萊區(qū)法律援助中心為58名工人追索勞動報酬提供法律援助案
一、案例基本信息采集
案件類型:民事
辦理方式:仲裁+調解
指派單位:煙臺市蓬萊區(qū)法律援助中心
承辦單位:蓬萊德源法律服務所
煙臺市蓬萊區(qū)法律援助中心
供 稿:蓬萊德源法律服務所 王桂敏
審 稿:煙臺市蓬萊區(qū)法律援助中心
檢索主題詞:法律援助、追索勞動報酬
二、案例正文采集
【內容摘要】
58名工人被拖欠工資80多萬元,手上沒有證據的工人們經過大半年的討要,仍然沒有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蓬萊區(qū)法律援助中心本著“應援盡援、速援優(yōu)援”的原則,開啟“綠色通道”,重新燃起了工人討回工資的希望。最終承辦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多方補充證據配合仲裁庭查明案件基本事實,從而促使仲裁庭作出公正合理的裁決,所有工人工資80多萬全部支付到位,最大程度維護了工人們的合法權益。
【案情簡介】
2024年3月13日上午,58名工人來到蓬萊區(qū)法律援助中心尋求法律援助。區(qū)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接案后,高度重視,認真了解案情,并立即向領導匯報。經了解,這58名工人受雇于河南某集團有限公司在蓬萊某工地從事建筑工作,剛開始工資還能正常發(fā)放,后期工資卻一拖再拖,已經大半年沒有發(fā)放了,工人們心急如焚,情緒激動。中心工作人員對工人們耐心講解法律規(guī)定,引導工人們走法律程序依法維權,并啟動法律援助“綠色通道”,迅速指派經驗豐富的中心律師王維健和法律工作者王桂敏共同承辦該案,為58名工人提供法律援助。
承辦律師王維健和法律工作者王桂敏接受指派后,立即約見58名工人了解相關情況。鑒于該案涉及人員眾多,指導受援人選出代表,詳細了解了案情,發(fā)現(xiàn)工人們既沒有簽勞動合同,也沒有欠條等有力證據。如何收集固定證據?58名工人的工時、工資數額用工單位是否認可?用工單位是否有能力支付工人工資?這些問題成為本案的焦點問題。由于這些工人絕大部分是外地人,在蓬萊沒有住所,為了討要工資不得已在蓬萊逗留了好多天,為了節(jié)省工人們的維權成本,承辦人決定采取先行立案后取證的辦案思路,立即整理工人們的材料,制作法律文書,當天就完成了所有工人的案件立案工作。針對工人們證據缺失的情況,為了讓該案確保勝訴,承辦人立即著手收集證據材料。立案第二天承辦人就與工人們一起找到河南某集團有限公司蓬萊某工地負責人陳某核對每位工人的工種、工時及欠發(fā)工資數額,并讓陳某在欠發(fā)工資名單上面簽字確認,以保留證據。后承辦人又聯(lián)系蓬萊某公司法務人員調取了河南某集團有限公司蓋章的每位工人的工時、工資詳單,以確保證據的完整性。承辦人及時向工人們告知了案件辦理情況,并向區(qū)法律援助中心做了匯報。
2024年5月10日,蓬萊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開庭審理此案,被申請人河南某集團有限公司未出庭,本案缺席審理,由于庭前對該案做了充分的準備,固定了關鍵的證據材料,最終蓬萊仲裁委支持了工人的全部仲裁請求。
河南某集團有限公司在收到仲裁裁決書后,委托律師聯(lián)系承辦人,請求調解,經承辦人與工人們溝通,大家都同意調解,河南某集團有限公司與58名工人達成和解協(xié)議,80多萬的工資款全部支付到位。
【案件點評】
本案系一起工人追索勞動報酬案件。由于進城務工人員的法律意識相對薄弱,往往與用人單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又不善于收集固定證據,致使討薪維權困難。本案中,證據的缺失也給維權造成了阻礙,但由于承辦人員采取的措施得當,立案、調查取證及時,使得本案能夠順利解決,通過和解,工人們最終拿到了工資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實習編輯:俞熠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