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訓練與練習
基礎練習
通過練習柔韌度、拜日式,加強肌耐力、肌肉伸展性、增強肺活量和體能,讓學員在練習的過程當中熟悉體式,也熟悉自己的身體,逐漸掌握對身體和頭腦的控制,懂得空間的建立和安全的概念。
糾正調整手法練習
學習如何在課堂中使用輔具工具,如何安全、有效、并充滿愛與意識的去調整每一個會員,包括誘導式矯正方法和糾正式矯正方法。
二、教學法
體式學習
每天系統學習五到八個體式,包括各個體式的名稱、練習步驟、變體、禁忌癥和功效。分析體式細節(jié),以基礎山式為準則,延伸到所有體式當中。
編排學習
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重點進行體式序列的編排,針對不同主題的課程合理安排冥想和休息術在一節(jié)課中所占的比例。學習如何編排如下的課程序列:私教、大小課:哈他瑜伽、流瑜伽、陰瑜伽、女性瑜伽(產后瑜伽初級)、排毒瑜伽。
三、解剖
解剖學
從認識骨骼和肌肉開始,在每天的體式學習中帶入骨骼和肌肉的解剖知識,讓學員懂得骨骼和肌肉與每個體式的關系以及對練習的影響。配合呼吸法的練習,讓學員了解呼吸系統的運作,身體的組成以及八大系統結合三脈七輪的學習。
四、瑜伽哲學和職業(yè)
哲學和操守
學習作為瑜伽老師的職業(yè)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向學員節(jié)選介紹瑜伽基礎知識《瑜伽經》和《博伽梵歌》,著重講解八支分法,并將八支分法帶入到每天的練習和生活中讓學員不斷的深入感受。
五、演練實踐
關于語言的訓練
語言的魅力是極大的,相同的文字,不同的語氣語調語速,都會讓同一句話的意思變不同。老師在上課的過程當中,語言的引導占據課堂引導相當大的一部分,老師的語氣語調會影響整個課堂的氛圍。
溝通的技巧
與會員的課下溝通是極為重要的,對于一位瑜伽老師來說,課下的溝通往往是決定這個老師是否有良好的修為以及親和力的重要標準。
溝通的技巧
每周3節(jié)實際教學體式模擬演練,全程老師監(jiān)督與指導,學員評價、老師糾正問題,讓學員及時知道自己的問題,學生課后再研究探討。畢業(yè)后每個學員有實際學習的機會